找到相关内容59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题答问篇(2)

    街头。社会脱序、混乱,皆是因为贪心、自私、执着而起,在乱象丛生之际,佛教徒精勤修行戒定慧,息灭世间贪嗔痴,是为浊世的清流。   对种族冲突的看法?佛教是倡导平等的宗教。不仅人与人之间平等,众生之间平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5044977.html
  • “学空不证”之研究

    述及阿罗汉的自取涅槃证:“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”。本来涅槃的意义是指烦恼的止息、息灭,不受后有是灭烦恼后的一个自然结果。断烦恼是好事,但这不再来三界的结果,对菩萨道则造一种绝对的...

    释如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345081.html
  • 念佛法门章

    念佛,就会得到佛光加被。这种光是十分柔和,十分清净的,可以令众生身心安乐,烦恼息灭,疾入禅定。古德们曾说过这样一个譬喻:我们众生的心识就象是被灰尘蒙蔽了的镜子,而每一句佛号就象一滴清水。念佛一句,这...

    果化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5445450.html
  • 魏晋佛学思想之开展

    等皆如梦如幻,虚妄不实。我说佛道如幻如梦,我说涅槃亦如幻如梦。若当有法胜于涅槃者,我说亦复如幻如梦。何以故,……是幻梦、涅槃不二不别。[74]  佛法、涅槃(破除无明,息灭烦恼后所证得之精神境界),均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945819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3)

    进入森林的条件未达到。在森林中,只有他的心安静,诸漏逐渐息灭,他才会喜悦。另一方面,假如一个人住在村里,该处听得到人们的喧哗声,而他的心却能够安静,他就远比住在森林中心不清静的人高尚。[xiv]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146074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4)

    安宁与高尚。”如是于彼生起之喜悦与不喜悦、喜悦与不喜悦二者息灭,余下平静。正如人已睁眼,应闭眼;或已闭眼,应睁眼,即是如此以相同之速度与自在,作喜悦与不喜悦、喜悦与不喜悦二者幻灭,如是终归于平静。  以...,(为此)彼努力,发展能力,增强其心。  于此,有比丘,不接受已生起之诸欲而弃舍之,抛开与抵制此诸欲,使其最后息灭。对已生起之恶意与伤害思想,亦复如是。此即名为弃舍精进。  3. 什么是修习精进?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246075.html
  •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

    、住、灭等现象的变化;因此诸法的本 性是空寂的,无为的。佛陀已经圆满证得了无为法性,所以 是‘无为体’。第二、佛陀已经息灭了一切的分别,和人为 的勉强造作;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846165.html
  •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(3)

    末”、“有”乃由人心所现,若止 息心意,断绝欲念,外界事物即归于虚无。道安主倡宅心本 无,以息异想,以及崇本(无)以息末(有)。二外界事物 既已息灭,思想活动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946288.html
  • 佛教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对话(五)

    浮沉起落,观察到最后,发现这些烦恼心念的内在压力,能够用一种既公正又慈悲的注意力加以解消,而获得苦恼息灭的清凉滋味。这种注意力又称「净法眼」,能够帮助我们看清「本心妙用」如何被「自我情结」堵死的过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146369.html
  • 世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

    息灭已,乃至出息未生,于其中间,在停息处,暂时相似微细风起,是名中间入息。....入息出息有四异名,何等为四?一名风,二名阿那波那,三名入息出息,四名身行。 (12) 由此可看出,入出息念的所缘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746569.html